大规模的政府投资短期可以提振经济,但由于我国尚未形成以创新驱动和技术主导的内涵式增长模式,一味继续扩大投资只会造成产能过剩和通胀,将给经济转型带来更大困难。
近15年中我们已经把投资拉动发挥到了极致的水平,其边际效率也已经丧失殆尽,而发展的冲动已经演变为不顾后果、不择手段,这些主要体现在对古文化遗产的破坏以及对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中。这些就是我所担心的中国社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国经济生病了,美国自己需要打针、吃药,由于美国经济发生重大危机,进口的商品就少了,这对于国内严重产能过剩的中国经济而言,无疑形成了重创,随即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因为订单骤减而形成了一股倒闭潮。自2011年7月,随着欧债危机的暴漏并持续发酵,中国国内市场也开始感觉到了丝丝凉意。笔者从来都没有怀疑这样的烧钱经济可以扩大就业,拉动市场。最为荒谬的是寅吃卯粮的惯性已经形成,国务院索性批准了他们自行发行地方债劵。目前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不是一般手段可以解决,他不同于欧元区、不同于美国、日本。
透支式发展我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倒在我们前方的是秦始皇、隋炀帝,而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谓发展还远不及他们,他们为的是国家的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子孙利益,而我们为的只是福布斯上几个富豪与一大堆贪官以及近期频现豆腐渣工程。如果有人说中国的城市化还不能满足需求,那么我要问一句,中国的工业化是否已经成功?没有工业化的成功,你城市化为谁建造?过去的10年我们的经济每增长一步,我们的投资就增长了两步,而我们的房地产却以3倍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超常规地增长。我们国民甚至我们舆论的宣传,基本都说日本的经济依赖中国市场,日本国内不景气,整个经济不好,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的市场,它才能够活着。
第二日本失去的几十年,而我们强大了,小日本弱得很却还敢在我们头上拉屎,所以我们很愤怒。日本不砍自己的森林怎么造出那么多的纸?在全球拿资源。所以,日本产品深入到我们的品牌背后,我们要想把它们打出去,靠什么?就要提高我们的装备制造业,提高我们的军工水平,四万亿不要扔到房子里面,四万亿扔在装备制造,搞装备制造就要无条件往里投入。加拿大、俄罗斯的树他去砍,中国的筷子他来进口,但是日本是世界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 70%。
我们这块的损失有没有计算过?我们这块的失业有没有计算过?我说中国的损失要比日本大,因为中国现在的劳动力优势已经没了,土地优势没了,现在制造业已经开始往外转移,有些工厂已经考虑转移到菲律宾、印度其它地区,完全有替代我们的国家和地区,最后损失的也是我们,我们其实损失也很大。那一段时间,相当于我的上级又是我的老师,平常带着我,工作的时候教我,在日本没有像中国一样弄一大堆商学院,就是师傅带徒弟给带出来的,上级就相当于我的师傅。

所谓钓鱼岛问题显性化是什么意思?中日两国打贸易战?还是得动真刀真枪,在军事等各个方面跟日本对着干?以我个人的观点,在经济上跟日本对立,首先是两败俱伤,都会有损失,而且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损失要大于日本。他们的阴谋很简单,这种阴谋其实是阳谋,你说它是阴谋,是因为不懂它的玩法,所以认为是阴谋。钓鱼岛争端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也就是说未来的战争或者说不用未来,现在已经有,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一、日本隐藏的经济实力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中日打经济仗,基本上是中国的损失会更大,而且很被动,因为我们经济很多方面是依赖于日本。进入专题: 日本经济 。这次来也是再揭秘,待会儿会聊到,这些就不说太多了,只是说一个结论性的东西——我认为,如果中日打经济仗,基本上是中国的损失会更大,而且很被动,因为我们经济很多方面是依赖于日本。但是日本企业在被美国军事、经济占领之后,想寻求独立自主的产业,搞独立自主的经济,从美国这块挣脱出来,所以又重新抱团,那么企业之间就形成了交叉持股,形成了集体所有制,它要绕开反垄断法,变成软垄断,最后把美国资本赶出日本市场,还打到美国。
它有这么样一个体系,财团有 20 几家核心企业,不是叫企业,而是企业集团,丰田只是其中一部分,此外还有外围的关联企业,也就是跟它关系比较密切的公司。请大家提前看看我的书《三井帝国在行动》这部书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丰田从家族企业做起来,但是二战后被美国人强行将企业解体并把家族赶出。为什么?因为收购完了以后,联想才发现,原来 IBM 是由日本生产的电脑,由大和实验室设计,从IBM 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大和实验室给它做的。
为什么日本需要那么多稀土?因为它能点土成金。这是我们看到的日本,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现在还在拼命吸收外资,但是日本在六七十年代,完成把外资驱逐出去,而且到 80 年代日元升值形成资本主义输出国、投资国,把自己的市场全夺回来了。我们的汽车产业也基本上都是外资品牌,只有奇瑞等几个是屈指可数的内资品牌,但是再看看奇瑞的发动机是谁的?三菱的。在三井财团里,我所在的三井物产实际是三井财团的一个综合商社,可能大家并不知道这个三井物产,但是可能都知道丰田、东芝,它们其实是属于三井财团的。2008 年时这本书出版以后成为了畅销书,有人称为日本版的《货币战争》,当然它不是《货币战争》,而谈的是产业战争。我们再看我们用的电脑,原来的 IBM 笔记本是日本大和实验室生产的。
我们对日本的误读还一直在报道,并没有理解真正日本的实力,让中国老百姓有很多误解。我也不同意说没有阴谋论,我认为就是有阴谋,而且美国有阴谋,日本有阴谋。
那么,日本产品深入到我们的品牌背后,我们要想把它们打出去,靠什么?就要提高我们的装备制造业,提高我们的军工水平,四万亿不要扔到房子里面,四万亿扔在装备制造,搞装备制造就要无条件往里投入。我们把iPad 拆开后,看看里面的零部件,数一数哪个不是日本的?所以没有美国货,但是日本货无所不在。
所以说,实际上人家给你了生产线给你了零部件,你生产的长虹,只是个壳。我们再看我们所用的尿不湿,还有高端的纸,很多高端一点的都是日本纸。
日本的 GDP只占GNP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40%。要做到,就需要我们付出努力。我刚才说了,日本的家电或者相关产业是它的小玩闹,实际真正的产业已经过渡到资源,以及高精尖的零部件。前一段时间,奇瑞还跟三菱谈合资,也就是说做到现在,我们国内的产业做来做去就是个壳,就是个组装,就是个品牌,我们的关键零部件全在别人手里。
而且我们还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看到石原慎太郎好像是天天捣乱叫板,但是网上去查查资料,他也是一个反美的,而且是极端反美。如果看日本历史的话,包括明治维新推翻当时的政府,背后是谁出的钱?三井出的钱。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们自己独立自主的产业体系没有做起来,如果我们有可替代的自主正好研发的核心零部件,才有底气。所以我们看到的日本跟我们舆论宣传的很多是大不一样的,它们的财团、商社、企业之间交叉持股,我定义为集体所有制,看不上是个人的,但也不是政府掏的腰包,是民间资本滚动大了相互持股,然后上市。
因为中日之间掐起来以后,得利的是美国,因为美国的产业已经被掏空了,德国、日本以及现在的中国,对它都是贸易顺差,它现在要回流产业,虽然它有金融霸权,但是它的产业空了,它现在想回流制造业产业,那么谁是它的敌人?实际上,东亚经济体就是它的对手。另外,三井财团跟住友财团现在合在一起,成为三井住友控股金融集团,住友里面有谁?是松下、 NEC 、三洋这样的企业,而现在三井跟住友的产业群其实是合在一起的。
中国人做的是壳,做了一个品牌不过是一个壳。2008 年,福田康夫到北大讲演其中提到了一句话我国称为比社会主义还社会主义的国家。这个争端提醒了我们的国民——我们要提高军事技术,带动我们产业升级。它的阳谋是什么?就是为了它本国国民的福利而在全球争夺资源、争取市场,使用别的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这个就是他们做的事情。
我们再看联想,联想到处炫耀它收购了IBM的PC部门,但是收购IBM 的主意是谁出的?日本人告诉他的。只不过用日元来计算的时候,看着是跌了,但实际上没跌。
这时候它自己的产业发展起来了,因为它的市场拿回来了。日本六七十年代强调品牌,因为它当时是组装型产业的国家。
我们看到,就在中国跟日本在钓鱼岛这个事弄得这么凶的时候, 6月1 号,中日之间达成了贸易以人民币结算协议。这些材料技术都是用几十年的积累研究出来的,各种实验做出来的,并不是说一下子拍拍脑袋就能出来的。 |